【快搜外貿圈】電商探索可持續模式助中國品牌出海
2019-05-14
快搜內容
導語: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中國製造已不單單只是滿足內需,將產品賣向全球的意識也愈加強烈。這時,如何根據海外市場的土壤搭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便成爲電商平臺助力中國品牌出海的關鍵。
電商途徑助推我國品牌出海
蓬勃開展的跨境電商猶如一條樞紐,一頭連着我國無數企業,一頭連着世界大商場。
近來,北京智米科技(以下簡稱“智米”)CEO蘇峻在承受記者採訪時表明,在俄羅斯,因爲冬季時刻綿長,使用暖氣的時刻相對也比較長,對加溼器需求較大,而其本國的輕工業並不發達,這給了智米這樣的我國加溼器品牌很好的商場切入機會。
智米是小米生態鏈企業,首要出產空氣淨化器、加溼器、空調等智能產品。作爲一家創業企業,蘇峻回憶最初佈局海外商場時感慨不已:“像咱們這樣的創業公司,若想大規劃進入海外商場,需求巨大的投入和人力資源支撐。”
蘇峻說,京東全球售的出現,給智米科技供給了一個傑出的出海途徑。“京東希望將我國的優質產品面向海外,這與咱們的開展理念很符合。此外,京東在海外的用戶規劃、較高的配送效率與完好的售後體系是咱們挑選京東作爲打通海外途徑的原因。”
據瞭解,京東全球售是京東針對世界事務的跨境購物途徑,也是京東集團世界化戰略的重點事務之一。
“智米品牌的加溼器產品功用非常強大,但過去只在國內出售,京東全球售協助智米品牌出海邁出了重要一步。” 蘇峻說,京東協助智米做了商詳優化、圖文規劃、促銷運營、商場推廣、品牌打造、物流與客服接受等工作,使智米產品的銷量增加敏捷。同時,京東也在不斷諮詢客戶的需求,並根據客戶反饋的使用體會與智米品牌協作,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和定製。“智米在京東全球售途徑上線後,在俄羅斯商場取得了巨大成功,新產品上線後的當天,銷量就達到了老款日銷量的50倍。”
與智米一樣,自從在京東途徑上線後,倍思的產品便成了印度尼西亞(印尼)顧客眼中的網紅。
倍思是深圳市時商創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一個集研發、規劃、出產、出售爲一體的3C數碼配件品牌,首要規劃出產出售手機周邊配件,如屏幕維護膜、皮套、硅膠套、維護殼、車充、線充等。自從2018年經過跨境電商引入印尼後,倍思因傑出的質量和高性價比受到印尼顧客追捧。上一年11月,倍思在京東印尼的出售額環比增加了247%。
據京東印度尼西亞跨境電商的負責人張紅美介紹,現在,整個印尼的電商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加速了我國品牌出海的進程。在上一年的“雙11”和“雙12”兩次大促中,京東印尼跨境電商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同比增加別離達近46倍和近400倍,增速迅猛。
規範出海搭建可持續開展形式
對京東來說,協助我國企業“走出去”並不僅僅將產品賣出去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據海外商場的土壤搭建可持續開展的形式。
以印尼爲例,儘管“千島之國”的地輿特性加大了佈局物流網絡的難度,但印尼的顧客還是享受到了京東打造的“我國速度”。
2018年12月12日,印尼顧客Lani早上8點58分就收到了京東印尼送來的包裹,她是當天零點在京東印尼上下的訂單,沒想到早上剛起牀,快遞就到了。
自2018年京東“分鐘級”配送服務在印尼上線後,顧客下單後最快可在一個小時之內收到包裹,而京東在我國推廣這種配送服務至今也不過一年的時刻。
這得益於“京東形式”在印尼的落地生根。衆所周知,優質的物流配送服務是京東進軍電商商場的撒手鐗。
曾參與印尼電商途徑籌辦的劉園見證過京東印尼的“第一單”,他說:“剛來到印尼時,咱們什麼也沒帶,但咱們有底氣,因爲背後有京東老練的物流途徑技能和物流規範,仿製過來就可以用。”
據悉,京東印尼已具有自己的專屬物流公司JX Express,服務印尼全國的400多個城市。不僅如此,到現在,京東印尼覆蓋了3C、家電、消費品、生鮮、服飾等19個品類的產品,SKU數量超過200萬,具有本土用戶超過2000萬。
事實上,自從2015年進軍海外商場以來,京東從未停下行進的腳步。上一年,京東物流宣告以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設施(GSSC)爲藍圖,搭建國內8大物流樞紐加全球30大中心供應鏈節點的全球通路網絡,並將“京東規範”、“京東速度”輸出給當地的協作夥伴與顧客。
現在,在泰國,京東與泰國尚泰集團(Cetral Group)一起打造了線上零售途徑JD CENTRAL,爲商家供給一站式五大事務支撐,包括電商及線上線下整合、物流、營銷、體會及金融服務,小米、華爲、vivo、一加、OPPO五大國產手機品牌成爲最受當地顧客歡迎的我國產品;在印尼,京東電商途徑助力莎莎、豐澤、白蘭氏、餘仁生、李錦記等上百個我國企業在當地樹立起傑出的品牌形象;在日本,最大的電商途徑Rakuten是最早與京東物流展開跨境事務協作的企業之一,同時兩邊還共同搭建了“雙通網絡”,在京東物流的帶動下,不少國內商家將我國的特徵產品帶給了日本的顧客。
用張紅美的話來說,正是經過本地化運作,京東在當地輸出了自己的電商技能、供應鏈服務才能、商業形式和規範,爲更多的我國品牌、我國企業“走出去”供給了助力。
大電商途徑海外商場優勢明顯
比較其他國家而言,我國具備強大的產品貨源地優勢,且這種優勢非常明顯。不過,在跨境電商誕生之前,廠商多以大批量、長週期的傳統外貿形式發貨,賬期、物流、交單週期長;跨境電商初具規劃後,越來越多的廠商開端藉助該途徑拓展海外商場,不僅如此,一些傳統廠商也開端逐步擺脫微利的OEM、ODM出產形式,創設自有品牌;現在,我國製造業出產的產品不單單僅僅滿足內需,將產品賣向全球的認識也愈加激烈。這個時分,跨境電商途徑便成了一條樞紐,不僅僅供給了途徑和資源,也爲各大我國品牌的升級和“走出去”供給了助力。
但是,開展至今,跨境電商的開展規劃已處於“百花齊放”的階段,良莠不齊的參與者,以及對海外商場滲透程度的深淺不一,反而給這個職業造成了困擾。
蘇峻說,“現在,我國做跨境貿易的途徑不少,但在協作時存在不少痛點。第一,很多跨境電商途徑的規劃較小,資金承載纔能有限,並不樂意去接受一些季節性較強的產品,優質國貨產品的輸出才能不足;第二,小的途徑服務支撐才能較弱,首要以貿易爲中心,很難和企業品牌構成深度綁定。”
正是基於此,張紅美表明,京東不僅要協助他們把產品賣到國外,還將協助他們建立起完善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在海外商場樹立自己的品牌,將我國優質好貨售向全球。
“京東爲了深耕海外商場,前期付出了很多成本去培育,讓體會變得很好、體系支撐變得更完善,它與品牌之間是一個長期性的關係,會從全體格局去做規劃。” 蘇峻以爲,當我國一些好產品在海外商場零星出現的時分,國外的用戶是感觸不到這種變化的,但經過像京東這樣的途徑去將產品規劃化地向海外輸出,對建立我國品牌的傑出海外形象無疑是種巨大的協助。
其實,除了京東,其他一些電商途徑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早在2017年“雙11”期間,阿裏旗下的天貓途徑就將海量產品和服務延伸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而蘇寧董事長張近東也曾表明,“蘇寧將盡力把更多我國製造的優秀品牌輸出到國外,爲世界顧客帶來品質消費。”
業界以爲,這些大電商途徑均爲助力我國品牌出海做出了戰略性方案,儘管方法不同,但都在用自己共同的方法引領我國品牌走出國門。